岁末将至,从严监管不停歇。
12月26日,保监会对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人保远望资产管理公司、上海鼎迎投资管理中心、东方国新创业投资管理(新疆)有限公司、信达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违反保险资金运用监管规定的情况进行通报,并要求有关保险机构切实加强投后管理,定期了解投资情况和相关机构合规运作情况,督促股权基金投资机构严格执行监管规定。
对此,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上的股权投资机构良莠不齐,而股权投资的风险不容小视,从确保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角度出发,的确需要加强对参与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机构进行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保监会表示,将加强对涉及保险资金投资的股权基金投资机构及中介机构的合规性监管。进一步完善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基金的事后报告监管机制,督促保险机构强化对股权基金投资的持续跟踪、评估和报告。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禁止保险机构与存在合规问题的相关机构开展业务。
未按时提交年度报告
探寻上述5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存在的问题,保监会表示,主要是涉及保险资金运用的合规意识不强,内部管理存在问题,未依据规定按时向保监会报送年度报告。
根据《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暂行办法》(保监发〔2010〕79号)的有关规定,保险资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就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投资基金的情况,向保监会提交年度报告。
某保险资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作为金融类企业,合规是最基本的意识,私募基金形式灵活,有些保险公司胆子大或者自身缺乏判断能力,股权投资机构又缺乏对监管的敬畏,不利于保险资金安全。
周瑾认为,在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投资基金的过程中,保险公司对底层资产的风险穿透和投后管理相当程度上是依赖于作为管理人的股权投资机构,所以保监会对参与保险资金运用的股权投资机构需要进行监管,包括定期的信息报送。对于违反保监会要求的股权投资机构,其投资与风控能力可能不完全匹配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的要求,因此进行通报。
此前,保监会曾下发《关于开展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排查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重点关注重大股票股权投资、另类及金融产品投资、不动产投资和境外投资等业务领域;重点梳理合规风险、监管套利、利益输送、资产质量、资产负债错配等风险点;重点检查利用金融产品嵌套和金融通道业务开展投资,利用金融产品、回购交易及资产抵质押融资放大投资杠杆,以及利用保险资金运用关联交易、“抽屉协议”“阴阳合同”利益输送等行为。
拆解5家股东机构背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信息发现,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为深圳前海淮泽方舟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64.500%;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0.0%;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低于3.00%,如马蔚华持股比例为3.00%。
人保远望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为人保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0.0%;启迪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7.00%;北京紫来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27.00%;中兵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6.00%。
上海鼎迎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大股东为严力,持股比例为70.0%;汤涛持股比例为30.0%。东方国新创业投资管理(新疆)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为国新盈富创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5.00%;杨大勇持股比例为5.00%。信达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为宁波瑞银开宇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100%。
事实上,近年来,保险系自己的私募基金也在兴起。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已有阳光资管、光大永明资管、泰康资管、平安资管、国寿资管、华夏久盈资管、华安财保资管、中再资管、华泰资管等保险资管机构设立私募基金。
前述某保险资管人士认为,保险系私募基金需要实行注册制,管理人先到保监会提交注册材料,保监会通过注册材料后,保险资金才能参与投资。这有利有弊,一方面是运行更为规范、审慎,但也涉及到基金设立的效率问题,以及业内业外管理模式不统一的问题。